今年以來,江西省萬安縣錨定“工業強縣”首位戰略不動搖,聚焦“攻堅突破項目提效年”活動要求,全力實施“招大引強突破、扶優扶強躍升、承載平臺提升、體制改革深化、項目攻堅提速、經濟運行優化”六大行動,全力打好培育和壯大工業產業集群攻堅戰。
大力實施招大引強突破行動
全面落實“重特大招商項目十條”,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堅持以上率下。嚴格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部署、親自帶隊外出招商,并對優強項目實行“頂格調度”,直接對接企業高層,推動項目快速簽約落地。同時,將各地、各單位“一把手”出勤率、成功率納入年度綜合考核,以“一把手招商”帶動全員招商。聚焦專班推進。組建了招商公司,整合優化了4支專業招商隊,聘請了26名招商顧問,聚焦數字經濟、高端線路板、智能裝備制造細分領域上下游產業,全面推行“駐點招商”。目前,全縣共外出招商173批次,舉辦了萬安·北京“雙招雙引”推介會,圖書產業專場推介會等5場次,引進客商考察40批次;舉行招商引資集中簽約活動,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約42.5億元。壓實招商途徑。突出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等,召開“雙招雙引”暨在外人士服務家鄉高質量發展座談會17場次,捕捉招商信息48條;積極與三峽資本、省金控集團等基金公司合作,洽談基金項目4個,引進2個。健全招商研判。組建由商務、工信、園區等單位組成的項目研判專班并保持人員穩定,實行每周研判例會制度,對條件成熟項目,快速決策組織簽約實施。
大力實施扶優扶強躍升行動
秉持“壯大優質企業、發展成長企業、挖掘潛力企業”的理念,推動企業做大做強。一方面,堅持數字賦能。強化政府、服務商、企業三方聯動,持續優化促進中心、數字化診所、數字專員三級服務,逐企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為企業提供數轉全生命周期服務。目前,已有121家企業啟動數字化轉型診斷,103家企業啟動數字化改造,兆鑫精密獲評第一批次“數智工廠”企業,裕維電子獲評第一批次“小燈塔”企業。同時,積極推行“數轉貸”,引導金融機構與本地企業達成合作并當場簽約,簽約金額1000萬元。另一方面,梯次培育企業。聚焦企業成長全周期成長,深入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行動,綜合運用各類政策獎補、支持技術攻關、建設創新平臺、引進高層次人才、科技金融服務等手段給予支持,構建“潛力企業、規上企業、專精特新、行業標桿”四級培育體系。目前,指導衡源智能、裕維電子完成股改,并成功備案進入上市輔導期,成功組織創視界、鷹高電子等12家企業完成入規,引導三強線路、兆鑫精密等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
大力實施承載平臺提升行動
堅持軟環境、硬環境雙向發力,厚植產業發展沃土。全力盤活閑置土地。以推進園區土地盤活存量求增量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深化“協商退出、司法處置、企業重組、增資擴建、異地置換、資源整合”閑置盤活“六種模式”,累計處置低效用地22宗1237畝,盤活廠房面積17萬㎡,滾存建設20萬㎡標準廠房。其中,“六種模式”盤活園區土地入選2024年度江西省開發區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全力提升配套環境。全面完成新建園區污水管網12公里、新建園區綜合污水處理廠,徹底解決了園區污水處理問題。完善了園區學校、醫院、人才公寓、數智物流園、美食坊夜市街等配套,園區綜合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按照“不定主題、不定主題、聚焦問題”的原則,常態化開展5期親清政企懇談會,解決企業訴求31件。同時,制定企業安靜生產期、包容審慎監管、優惠政策兌現等制度,營造親清政商關系。
大力實施體制改革深化行動
持續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小管委會+大公司”模式,全面激發園區發展活力。一方面,對管委會“瘦身賦能”。進一步厘清園區與鄉鎮職責邊界,全面剝離社會事務,讓園區輕裝快跑。探索扁平化、大部制管理模式,精簡優化機構,將原有的“五部一中心”優化整合為黨群綜合、規劃建設和經濟運行3個大部制運行。同步建立以績效為核心的人事薪酬制度,推行月度內部績效考核,實行百分制量化評分,落實競爭上崗和末位落聘,考核結果直接與全員內部績效薪酬分配、評先評優掛鉤。另一方面,對平臺公司“強身健體”。健全萬安新利工業發展集團“1+5+N”公司架構,適應招商引資新形勢,推動組建招商公司,實現供應鏈、招商、物業、基金等子公司實體化運行,推動新利工業集團升級為“投、融、建、管、招、營”一體化綜合平臺。同時,合理配置人員,通過社會招聘、人才引進等多渠道充實人才,現平臺公司規劃建設、經濟金融、工程管理、環保安全、電子信息類人員等專業人才占比達70.6%。
大力實施項目攻堅提速行動
樹牢“唯實、唯快、唯效”理念,深入實施“工業發展八條意見”,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夯機制筑根基。推行“重點項目推進十個機制”,針對項目開工率、投產率、入規率,制定了書記雙月會調度、指揮部一月一調度、專班常態化調度等工作機制,并明確了掛點領導、項目單位“一把手”、首席服務官和項目專班工作責任,一季度下發《項目督導情況及指導要求》7份、工作提示函6份,涉及13個問題。破難題促發展。開展企業特派員大走訪活動,建立項目問題清單、督辦清單、落實清單“三單”,要求一般訴求在一周內解決,復雜訴求兩周內答復企業,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題,一季度,召開兩次政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解決企業政策兌現、融資等問題17個,簽約金額5450萬元。強能力增動能。由縣分管領導帶隊前往周邊兄弟縣市(區)、贛州市南康區、贛縣區、信豐縣等地考察學習7批次,并開展“外出回來話舉措”“同臺競技比拼”等3場活動,常態化組織干部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征地拆遷一線“比武競賽”,定期邀請企業家授課、專業骨干講課,全方面鍛煉提升干部抓項目能力。
大力實施經濟運行優化行動
堅持“月度走訪、數據分析、會商研判、指導落實”四步工作法,做到應統盡統、應納盡納,應入盡入。專班下沉走訪,結合企業特派員月度走訪,實行網格化包聯走訪,圍繞進企業、看設備、對數據,增強對用電、員工數量等數據的監測分析,實地研判企業運行情況,加強主要經濟指標精準調度,提高指標之間的匹配度和協調性。強化動態預警。抓好指標監測預警,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實時動態監測,時刻關注萬弘、瀾浩鴻、裕維、新宇騰躍等重點企業的經營情況,按稅收增速、用工規模、產值波動等指標,將企業劃分為A類(綠色正常)、B類(黃色預警)、C類(紅色幫扶),實行紅黃綠三色預警閉環管理。部門聯動研判,每月召開1次經濟運行調度會,專題研判短板指標異動,同時,全力挖掘潛在投資項目,行業主管部門靠前服務,認真摸排入庫線索并調度研判入庫企業,抓好企業升規納統,堅持優化存量、擴大增量“兩手抓”,合力推進企業應統盡統。一季度,項目開工率、投產率、入規率等指標均在全市前列。(郭軒 肖宇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