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股市,各方在行動。
48小時內,中央匯金公司等大機構大資金頻頻出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接連發聲,“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國務院國資委、眾多央企及國資運營平臺動作不斷,央地國資聯手入場;一大批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購計劃,券商、基金公司自購不斷……系列舉措釋放穩股市強信號,多方合力提振資本市場。
4月7日下午,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并表示已再次增持ETF,未來將繼續增持。
4月7日晚間,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相繼宣布增持中國股票資產。
4月8日一早,A股開盤前,中央匯金公司、央行、金融監管總局重磅發聲——
中央匯金公司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的職能作用,央行稱“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金融監管總局上調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上限……
4月8日午后,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表示,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此次多部門聯合發布政策穩定資本市場,打出政策‘組合拳’,表達了堅定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力挺資本市場的決心。”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
去年以來,“穩住股市”出現在諸多重要會議上,從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有相關部署。此次多部門聯手打出穩市“組合拳”,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全球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帶來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的復雜環境,以中央匯金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版平準基金”領銜,該出手時果斷出手,彰顯我國應對外部沖擊時,自身具備充足的政策空間,同時也標志著資本市場穩市機制建設邁向新階段。
一方面,中央匯金公司首提“類平準基金”定位,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初步構建起以中央匯金公司為核心、央行流動性支持為后盾的類“平準基金”機制。另一方面,央行可通過再貸款向匯金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資金渠道—市場操作”的閉環。
隨著“國家隊”入場,上市公司、公募基金、地方國資平臺也迅速行動。
大批企業發布回購增持公告,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據不完全統計,僅24個小時內(4月7日19時至4月8日19時),近200家上市公司發布逾200條回購增持相關公告,用實際行動維護公司股價穩定,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這些公司中,既包含央國企,也不乏頭部上市公司。其中,中國石油集團、中國華能、中國建筑、賽力斯、江淮汽車、賽輪輪胎等發布了擬增持公告,徐工機械、國投資本、四川路橋等多家公司發布了回購計劃。
與此同時,多家公募基金宣布自購,表達對A股投資價值的信心。4月8日晚間,博時基金宣布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6500萬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鵬揚基金擬于近日以固有資金申購3000萬元公司在管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業內人士預期,后續或有更多基金加入自購“大軍”。
地方國資平臺也紛紛發聲。4月8日,上海三大國資平臺發文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上海國投公司表示,堅定持有戰略性持股機構和上市企業股權;上海國際集團表示,長期看好并堅定持有戰略持股機構和上市公司股權;上海國盛集團表示,增持上海國企ETF和上海地方國資企業股票。
關鍵時刻“國家隊”領銜大機構大資金接連出手,為市場注入信心。多家機構表示,A股估值總體處于相對歷史低位,有望為長期資金提供安全邊際。隨著市場情緒回升,疊加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新增長動能加速崛起,A股有望逐步擺脫短期擾動,回歸反映國內經濟基本面逐步向好的理性軌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