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王珊珊
美國政府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出臺所謂的“對等關稅”,我國第一時間采取了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引發全球高度關注。4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指出:“面對美濫施關稅的亂拳,我們心中有數、手上有招。”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國資委等多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國家隊”央企大額增持或回購A股,中國版“平準基金”發力,險資發聲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上市公司掀起增持回購潮……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習近平總書記曾以大海為喻,縱論中國經濟。這片大海經受得起狂風驟雨的洗禮,抵御得住貿易寒流的侵襲,終將讓世人見證“海納百川”的從容與堅定。
近百家上市公司出手增持回購
據新聞聯播報道,4月8日,A股市場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股份回購、股東增持計劃公告,連續釋放積極信號。
據Wind不完全統計,從7日盤后截至8日9點30分,總共有75家公司發布了回購公告,20家公司發布了增持公告。此前的4月7日,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中國電科等國家隊相繼宣布增持。
4月8日開盤前,中央匯金公司重磅發聲,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與此同時,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并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4月8日早間,京東方A(000725.SZ)公告,公司董事長陳炎順提議公司以自籌資金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
藍思科技(300433.SZ)公告,擬使用公司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回購公司部分股份。
招商港口(001872.SZ)、招商積余(001914.SZ)、招商蛇口(001979.SZ)等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加快回購股份的公告。
除此之外,還有用友網絡(600588.SH)、中國外運(601598.SH)、復星醫藥(600196.SH)、遼港股份(601880.SH)等多家公司都發布了回購股份的相關公告。
據新聞聯播報道,中國銀河證券執委會委員劉冰表示,據初步統計,投入資金總額超百億元。以真金白銀構筑市場信心防線,為資本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根據專家統計,本輪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行動使用了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充分發揮了專項政策工具精準滴灌、高效實施的作用。
劉冰表示,專項政策工具可以助力上市企業優化資本結構和提升長期價值,不斷豐富投資者回報手段、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持續為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建設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
與此同時,國務院國資委也在4月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進化論資產CEO、首席投資官王一平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自己分步抄底中國核心資產,足見其對于中國資產的樂觀判斷。除了進化論資產,北京一家百億級私募也透露,在市場調整劇烈時加倉了自家產品。淡水泉投資、星石投資、神農投資等近日則公開表示,地緣政治噪音過后,更應該關注的是企業基本面的確定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增加,但國內逆周期政策已有儲備,中國經濟和產業呈現出來越來越多的“確定性”,中國市場的優勢依然在于產業進步和創新突圍。
保險市場紛紛表示看好
8日上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加大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通知》提出,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之后,多家大型險企跟進表態。
據相關媒體報道,上述《通知》優化了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上調上限之后,險企按照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不同,權益投資比例上限從之前的10%~45%上調至10%~50%,其中有三個償付能力充足率檔位對應的權益投資比例上限得到了上調,這意味著又有大量新增彈藥可以入市。險企紛紛表示,將加大投資力度,讓險資這樣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成為服務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主力軍”。
新華保險表示,公司將認真落實國家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和上述《通知》的要求,積極發揮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高能級戰略資本的優勢,加大權益類底倉資產配置、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當好服務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
中國太保表示,將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做市場真正的耐心資本,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中國人壽則稱,作為保險行業“頭雁”,公司立足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努力成為服務資本市場發展的“主力軍”,為資本市場注入“真金白銀”。
信美相互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監管比例調整為償付能力充足、風控完善的險企提供了更大戰略配置空間,但行業普遍基于穩健原則實際配置低于上限,政策更多體現對資本市場的長期信心引導。該負責人說:“在當前環境下,目前市場估值還是合理的,我們近期或許會考慮加倉。”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中國工業報表示,《通知》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保險資金具有投資范圍廣、周期長、規模大等特點,在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董希淼表示,從保險資金運用情況看,目前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權益類基金超過4.4萬億元,資本市場和未上市企業股權是險資的主要投資方向,其中股票和權益類基金投資占比12%,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占比9%。
“此次進一步上調權益類資產比例,有助于進一步優化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結構,更好地發揮保險資金這一長期‘耐心資本’優勢,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健發展。”董希淼說。
前金融從業者、現深圳市華雅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數據資產專委會副會長胡雙對中國工業報表示,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目的是通過上調部分檔位的權益類資產比例,增加保險資金對股權類資產的投資空間。這將增強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的參與度,使其能更加靈活地投資股市、創業公司等,直接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股權資本,推動企業融資、市場活躍度以及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常信科技CEO葛林波對中國工業報表示,此時上調保險資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能為資本市場注入增量資金,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增強投資者信心,緩解市場恐慌情緒,穩定股價波動。此外,增加長期穩定資金供給,改善市場資金結構。保險資金作為長期資金,可降低市場對短期資金的依賴,減少因短期資金流動帶來的市場大幅波動,提高市場穩定性和韌性。
招商局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工業報表示,保險資金這個時間注入流動性,既有利于險資的長期投資回報,又有利于二級市場穩定。
獨立經濟學家,致誠卓遠創始人北京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副會長史帆對中國工業報表示,這是一種導向,在未來各個方向收益率變低的情況下,對于一些優質現金流的股票,確實能夠吸引一定險資。
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
《通知》提出,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
胡雙表示,提高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集中度比例的目的,鼓勵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如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的股權投資,尤其是加大對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比例。
“該政策意在引導保險資金支持新質生產力,即更具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潛力的行業。通過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精準投資,能夠加速這些行業的發展,并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胡雙說。
葛林波表示,美國加征關稅使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市場需求下降等問題,融資難度增加。保險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股權性資本投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融資壓力,助力企業應對貿易摩擦帶來的沖擊。此外,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增強實體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減少對傳統產業的依賴,優化經濟結構。
《通知》最后提出,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明確稅延養老保險普通賬戶不再單獨計算投資比例,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
胡雙表示,放寬稅延養老保險的投資比例監管,明確稅延養老保險普通賬戶不再單獨計算投資比例。這一政策能夠促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即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增強其對長期資金的吸引力,從而推動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幫助個人和家庭為未來養老積累更多資本。
葛林波表示,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保險行業,提升行業在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促進保險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通知》的發布是優化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優勢。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完善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政策,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胡雙表示,《通知》明確其發布的核心目標是優化保險資金的配置,促進金融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特別是通過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資金優勢和“耐心資本”特點來推動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長平經濟論壇聯合創始人、長平投研主理人朱長征對中國工業報表示,金融監管部門上述舉措將支持資本市場(二級市場)和創新企業(一級市場),向市場傳遞穩定信號,因為保險資金、養老資金等這類長線資金才是股市真正的“穩定器”“壓艙石”。
多部委打出穩市場“組合拳”
多部委聯合打出穩市“組合拳”,確立制度性托底機制,市場支持資金充足,釋放的積極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受多重利好消息集中提振,4月8日,A股反彈收漲,三大股指全部翻紅,近3300只個股“飄紅”,全天成交額約1.65萬億元。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此次多部委聯合發布政策穩定資本市場,打出政策“組合拳”,表達了堅定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力挺資本市場的決心。
“這不僅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部署的迅速落實,更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穩市機制建設邁向新階段。”管濤說。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分析,政策組合拳傳遞出制度性托底機制確立、長期信心宣示、金融改革深化三大信號。中央匯金的類平準基金功能、央行再貸款工具、保險資金擴容形成“三級緩沖”,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升。同時,中央匯金明確表態“A股核心資產吸引力處于歷史低位”,釋放估值修復信號。此外,金融改革深化,從“救急式干預”轉向“常態化機制”。
姚余棟說:“盡管面臨著不確定性較高的外部風險,中國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當前我國經濟企穩向好,應對美關稅沖擊有底氣、有信心。”
近年來,中國持續優化供給、改善需求,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經濟內生動力明顯增強。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后,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實,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今年前兩個月,投資、消費等國內需求增長好于預期,出口初步經受住了考驗,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持續回升,一季度有望實現5%以上的增長。
專家指出,相關部門密集表態,表明我國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余地,隨時可以出臺;財政政策已明確要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并適時出臺一批儲備政策;以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堅決穩住資本市場,穩定市場信心,相關預案政策將陸續出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