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漢界戰意濃,乒乓疾舞勢如虹。4月9日,在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職工文體中心內20余名職工自行組織的文娛活動井然有序的開展著。這也是該公司工會拓寬職工文娛生活,以實際行動增強職工幸福感的工作成效之一。
破冰缺氧困局讓業余生活豐富多彩
天祝藏族自治縣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屬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素有“青藏之眼”“河西門戶”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咽喉要塞,年平均氣溫2℃,平均海拔3184米。由于該公司職工長期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區,患高血壓、心肺病等高原性疾病的人數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工的生活質量和公司正常工作的開展。
為改善這一狀況,近年來在上級工會組織的支持下,天祝縣供電公司在各鄉鎮供電所累計建成“高原氧吧”4座,建設職工小家6個,為職工提供了一個修養放松、陶冶情操、學習交流、鍛煉身體的“精神家園”。建成職工文體中心1座,內設兵乒球、臺球案、室內騎行單車、組合綜合鍛煉器等設施,讓職工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工會定期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展現出該公司職工健康向上、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推動公司和電網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文化浸潤賦能為隊伍注入動力源泉
從早期的“讀報紙、學文件、談想法”的學習形式,到現在“看視頻、聽解讀、常分享、人人講”的多元化學習模式,二十年來,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每周一學”活動在提升職工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改進工作作風中發揮出著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高度重視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活用好“固定、掌上、情景、實踐”四個課堂,引導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養,緊跟時代步伐,切實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內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同時,該公司工會充分發揮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化密切聯系職工機制,定期開展思想動態調研分析,建立“業務交接帶培訓、崗位交流促提升”的培養機制,提升職工隊伍專業化水平,打造出一支復合型、專家型、創新型的職工隊伍。
辛勤付出終獲碩果。1項由該公司職工參與的技術創新成果在全國城市電網技術創新成果發布會上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1項案例獲評甘肅省電力公司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優秀案例;總結凝練的8個“星星工程”示范項目,推動卓越績效管理在基層一線深度融入。
關心關愛落地“需求清單”變“幸福賬單”
“有困難就找組織,相信在組織的幫助下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3月17日,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工會負責人利用談心談話契機,掌握了解該公司困難職工的生活狀況,切實為公司職工辦實事、解難題。
“及時傾聽掌握并解決職工的訴求”“為職工送上‘暖心禮包’”“赴基層一線走訪慰問”……在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工會的溫暖始終與一線員工并肩而行。一個個“需求清單”在該公司工會的努力下變成了“幸福賬單”。
在職工婚喪嫁娶時,該公司工會工作人員的身影總是第一時間就能出現,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該公司工會按照“三必賀、三必訪”要求,安排人員在第一時間予以慰問。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先后組織完成九輪次的供電所綜合協調機制調研工作,整理職工意見訴求,形成“問題清單”,并在線上流轉、限時答復,不斷提升服務基層一線保障能力,讓職工的每份訴求都有一個明確的回應。與此同時,領導班子成員定期與職工開展談心談話,傾聽一線心聲,傳遞組織關懷。
從人文關懷到技能提升,從權益維護到凝心聚力,在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和電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工會宛如堅實的后盾,服務公司發展大局、心系職工冷暖。后續,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工會將進一步發揮好“娘家人”作用,服務廣大職工書寫更加燦爛的明天。(王振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