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4月10日上午,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指導、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主辦、陜西省煤炭工業協會聯合主辦、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25第三屆中國(西安)國際礦業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展會以“綠色智能創新,攜手共贏未來”為主題,旨在打造“專業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實效化”平臺,展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裝備和服務方案等。
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楊樹勇在致辭中說,2023年4月,首屆展會以4萬平方米恢弘氣勢,匯聚超500家企業參展參會,吸引觀眾超8萬人次。2024年4月,第二屆展會乘勢而上,展覽面積8萬平方米,參展參會企業突破800家,觀眾數量突破10萬人次。本屆展會以“精耕細作”代替“規模擴張”。4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既匯集了中煤科工、鄭煤機、西安重裝等領軍企業,又有龍軟科技、天瑪智控、景隆重工、專精特新企業;既覆蓋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世界領先的超大采高綜放裝備、月進千米的快掘裝備等“國之重器”,又有千余種先進適用的其它技術裝備和服務方案等。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范韶剛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煤科作為本屆展會的協辦單位,將以“數智引領、煤好未來”為主題,以“新質生產力”為展示主線,通過“品牌聚新、技術煥新、產品創新、生態向新、未來探新”五個維度系統呈現煤炭安全綠色智能開發和清潔高效低碳利用領域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成果,全面展現打造我國煤炭開發利用原創技術“策源地”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國資央企使命擔當。
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文革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陜煤集團大力推進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加大現代信息技術融合,持續深化智能礦井建設,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陜煤集團生產煤炭2.52億噸,實現營收5064億元,利潤452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170位、2024陜西百強企業榜首。在企業發展進程中,站在“雙碳”目標與數字化轉型的歷史交匯點,陜西煤業始終堅持以三個突破推動行業變革:一是在推動企業數智轉型上求突破,二是在推動煤礦綠色發展上求突破,三是在推動核心技術攻關上求突破。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焦承堯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變革,“雙碳”戰略縱深推進。煤炭作為中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其基礎地位短期不會動搖,但行業變革已勢如潮涌。煤礦行業正加速向“三化”深度轉型:生產專業化聚焦高效采掘,推動礦區輕量化運營;服務社會化打破“大而全”桎梏,構建專業化協作生態;生活城鎮化依托城鎮資源,告別“鋼筋水泥固化礦區”的歷史困局。煤機領域正以“四新”重塑產業格局:綠色以充填開采等技術實現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雙贏;智能、無人運用“AI+工業互聯網”推動工作面少人化、無人化作業革命;全生命周期服務通過數字化貫通“研發+制造+服務”全鏈條,開啟可持續發展新范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孫守仁在講話中表示,煤礦智能化是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當前,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達4770處,產能占比超過50%;47處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完成驗收,但總體看,煤礦智能化仍處于初級階段,在提升礦井生產效率、降低現場事故風險和改善工作環境等方面還有巨大的挖掘潛力,煤炭、煤機行業要深化創新意識,以堅定的信心推動全方位科技開放合作,努力在智能化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上不斷取得突破,助力煤礦智能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是煤機領域唯一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西安已連續三年舉辦國際礦業裝備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參展參會。
據了解,本屆展覽總面積近4萬平米,吸引了600余家企業參展參會,觀眾預計達8萬人次以上。作為大會協辦單位,中國煤科攜20余家二級單位重磅參展,西安重裝、鄭煤機、華電煤業、中煤北煤機、中煤張煤機、東華重工、上海創力、山東礦機、韓城煤機等眾多行業領軍企業齊聚一堂,覆蓋煤機行業的全產業鏈,帶來上千種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展覽會展期共3天,共設2個展館和1個室外展區。同期,將舉辦“中國能礦新質生產力論壇”和多場平行分論壇。展會開幕式由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戰強主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