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喀什大地煥新顏。喀什農商銀行以地區農信機構統一法人改革為契機,通過機制革新、科技賦能、精準營銷與多方協同,構建起服務地方經濟的金融新生態。截至3月末,普惠貸款余額達348.86億元,較年初增長11.09%;數字普惠貸款余額突破41.59億元,較年初增長63.78%,服務客戶超7.04萬戶。
機制革新:構建普惠金融服務新生態
改革破局,機制先行。喀什農商銀行以“高位推動+資源下沉”雙輪驅動,重塑組織效能。一方面,通過職能整合與流程再造,縮短決策鏈條,將優秀青年人才充實到普惠業務一線,實現“資源向基層傾斜、服務向一線延伸”,基層網點服務響應速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推進產品標準化與數字化轉型,打造“線下產品一本通+線上產品生態圈”:線下重塑“精英貸”“棉農貸”等9大標準化產品,統一資料清單與審批模板,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線上推出“精英貸2.0”“隨e花”等純線上產品,實現貸款申請、審批、放款全流程“零跑腿”,讓更多城鄉客戶享受“指尖上的金融服務”。
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效能
科技為翼,智慧為基。該行探索打造了“普惠金融數字平臺”,集成客戶管理、風險預警、營銷分析三大核心功能,成為業務運營的“智能中樞”。在莎車支行試點中,平臺通過實時監測貸后數據,提高風險識別效率;基于92.7萬戶“白名單”的大數據分析,精準匹配客戶需求,實現“公積金e貸”“條碼商戶貸”等產品的靶向營銷,總授信額度達956.24億元。此外,“鐵腳板+大數據”模式深耕城鄉市場:193個網點開展“掃街式”走訪,農村網點落實“335”營銷法(每周3次村鎮走訪、每次3小時、每月5次村委會對接),城區網點執行“1314”服務標準(每周1-3個商圈走訪、每日30次客戶回訪),累計為2500多個行政村預授信325.59億元,讓金融服務觸達全區每一個角落。
精準滴灌:深耕城鄉市場激活發展潛力
靶向發力,精準施策。針對不同客群,喀什農商銀行制定差異化服務方案:為4.69萬戶公職人員提供利率優惠的“精英貸”,為近8萬戶條碼商戶定制“商易貸”,為280余戶小微企業核心客戶推出“小微信用貸”,授信總額達136億元。在農村市場,依托“黨建引領+智慧授信”成果,結合各村產業特色(如棉花種植、畜牧養殖)定制授信方案,助力春耕備耕、農產品加工等關鍵環節,今年以來已投放涉農貸款超100億元。同時,響應國家消費提振政策,調整個人消費貸期限與額度,配套全員營銷激勵,推動普惠貸款規模與客戶滿意度雙提升。
多方聯動:創新生態破解融資難題
合作共贏,生態共建。該行聚焦“融資難、融資貴”痛點,攜手喀什天誠融資擔保公司、兵團再擔保公司開展批量擔保業務,推送小微客戶與農戶白名單,通過政府性擔保增信,將小微企業平均融資成本降至5%以下。與喀什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合作推出“農權鑒信貸”,以農村產權鑒證為依據發放貸款,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將惠及60余萬戶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產業服務上,深耕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重點支持棉花紡織、綠色果蔬、優質畜產品等特色產業,現貸款余額258億元,助力區域經濟向規模化、集群化邁進。
黨建引領:筑牢鄉村振興金融根基
紅色引擎,賦能發展。喀什農商銀行將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開展“雙基聯建”(基層黨組織與基層網點),在各鄉鎮普及“黨建+普惠金融”知識,手把手教學線上貸款操作,提升了農戶線上授信支用率。在春耕備耕關鍵期,黨員先鋒隊深入田間地頭,實現“貸款受理到放款”48小時極速響應,累計投放春耕備耕貸款135億元,為農業生產注入“及時雨”。同時,組建專家團隊赴支行“把脈問診”,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精服務的專業隊伍,讓金融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七十余年初心如磐,新征程使命在肩。喀什農商銀行將以改革為起點,持續深化科技賦能與普惠創新,聚焦“三農”與小微企業需求,用金融活水澆灌邊疆沃土,為喀什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正如該行相關負責人所言:“我們始終堅信,扎根基層、服務實體,才能讓金融的種子在邊疆大地結出更豐碩的果實。”(喀什農商銀行張應紅 劉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