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輕拂,大地回暖,處處洋溢著盎然生機。4月11日,廣西藤縣新慶鎮組織100余名學生奔赴該鎮建新村的田間地頭,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春耕“田間課堂”,通過沉浸式插秧體驗,全力落實勞動教育,深度踐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
圖為新慶鎮學生下田插秧
種植現場,新慶鎮農技專家通過“理論講解+實操示范”的方式,向學生們傳授插秧技術要領,“分秧要穩、插秧要直,間距均勻才能長得好。”同學們在農技專員“手把手”指導下躍入田間,有序領取秧苗,卷起褲腿、躬耕田間,根據講解和示范動作,把秧苗插進農田里,不時還丈量一下秧苗間距。雖然動作生疏,但都干得起勁,以實際行動踐行“勞動最光榮”的時代新風。
“以前背古詩只知道糧食來之不易,現在親身體會到,才知道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汗水。比如插秧時間距太密或太稀都會影響收成,農業里蘊藏著很多學問。”新慶中學孫宇豪同學說道。田間地頭,歡聲笑語不斷,構成了一幅溫馨和諧的春耕畫卷。
圖為新慶鎮學生下田拋秧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親近自然的勞作,更是‘五育融合’理念得以落地生根的關鍵載體。”藤縣新慶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鐘勇祥說,“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把勞動教育融入社會實踐課堂,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們能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養正確勞動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和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陸曉曉、陳愛琳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