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向來與高耗能和高排放相關聯,綠色低碳發展是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橫港化工園區作為安徽省首批認定的化工園區和我市化工經濟主陣地,綠色發展之路從何開始,綠色低碳轉型該如何轉?
經過30多年的奮進謀變,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橫港化工園區的成長史,是銅陵工業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1983年,該園區依托我國首套引進的大型磷銨裝置起步,逐步構建起硫磷產業鏈基礎。1991年,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成立,開啟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之路。2014年,銅陵市提出循環化發展方針,標志著園區迎來綠色“蝶變”的新篇章。
藍圖由此鋪展,一場推動化工園區迭代升級的攻堅行動,正在這里悄然上演。對此,橫港化工園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進化工企業內部“小循環”與外部“大循環”,形成了化工產業綠色、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成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市的核心載體。2021年,該園區躋身安徽省首批化工園區,2022年核定面積447公頃,形成“硫磷鈦鐵雙鏈驅動”的百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電池級磷酸鐵產能躍居華東前三,鈦白粉成功打入歐盟市場。
厘清發展思路,才能尋找未來出路。橫港化工園區管理處主任汪仙軍表示,既要擁有思想自覺,更要有行動自覺。在思想上提高對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重要性的認識,重視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規劃,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行動上要采取更加務實的措施,重視資源的循環化利用、綠色低碳技術的使用,繪制適合自身實際的綠色低碳發展線路圖。
近年來,該園區以“規劃引領、要素保障、創新驅動、安全護航”為抓手,產業能級持續攀升,形成“硫礦-硫酸-磷銨-精細磷酸鹽”“鈦白粉-電池材料-鐵系顏料”兩大全產業鏈,集聚企業19家,培育六國化工、安納達鈦業等上市龍頭企業,2024年工業總產值達89億元。近三年累計實施技改項目超25個,新增專利23項,60萬噸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破解固廢處理難題,循環經濟水平全國領先。
喜人佳績背后的“源動力”,是年產5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一體化工程、年產1.7萬噸電子級專用材料等多個重量級項目的招引建設,它們構筑起一條清晰強大的產業生態鏈。為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該園區以企業所思、所想、所盼為切入點,持續做好惠企服務工作,送輔導、解難題,制定“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方案,最大程度方便企業辦事,讓企業享受“真金白銀”政策紅利,推動重大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
“有求必應的精準服務,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園區與企業同頻共振的決心。”六國化工安全總監許小紅告訴記者,園區工作人員還定期上門服務,提供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安全環保是化工園區發展的生命線。據悉,該園區完成C級風險園區升級,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測率100%,VOCs排放較2020年下降38%,異味投訴量下降80%。
從技術突破到產業協同,從資源循環到生態共治,橫港化工園區的實踐為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鮮活樣本。汪仙軍表示,當前,園區正全力破解空間約束、產業層次、安全環保三大瓶頸,錨定2025年“1234”發展目標奮力沖刺;園區將突出改革實效,深化“統籌統一、同頻共振”的“一區多園”發展模式,以“資源、資產、資金”融合,創新園區管理、服務產業發展、支持企業壯大,提升綠色安全高質量發展水平,全力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示范園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