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蕪湖創新氣質日益鮮明。2024年,蕪湖市在全國創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列第22,較2023年再進4位。
2025年,蕪湖更是聚焦省域副中心目標定位,全力推進“六個之城”建設,其中“創新之城”位于首位。
今年3月底,蕪湖市印發《“蕪湖鳩茲科創灣”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把“鳩茲科創灣”打造成為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更是彰顯蕪湖加速產業創新發展的雄心。
立足優勢,加快構建科創大平臺
下好創新先手棋??苿撁曉谕獾暮戏剩劳兄袊拼蟮却髮W大院大所,走出“科創+產業”的路子。
而蕪湖,則是立足本地制造業基礎和產業創新上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奇瑞等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作用,走出“產業+科創”的路子。2024年,蕪湖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突破8500億元、增長15.5%,營收利潤率6%,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2%,均居全省前列。
如何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更深度融合?“鳩茲科創灣”建設是一個旗幟性抓手。
蕪湖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潔表示,2024年,蕪湖GDP首破5000億元,其中,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4.28%,居安徽首位。從產業發展看,需要沿著“產業+科創”深度融合的創新之路再深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鳩茲科創灣”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開發、市場運作、資源整合、共享共贏的“五合一”創新模式開發建設。從江北的灣谷科技園、智算經濟產業園到蕪湖南站科技園,從城北的鳳鳴研創中心到城東的夢溪科創走廊等,目前,精心布局了18個創新園區,總面積約595萬平方米。
曹潔說:“目前,18個園區的功能定位各有側重,比如數字經濟產業園聚焦軟件和數字服務業;夢溪科創走廊聚焦智能汽車與機器人具身智能未來產業??傮w上,園區的定位都是根據蕪湖市十大戰新產業而來。”
從園區的功能定位看,科創灣的建設也是蕪湖積極布局未來產業,搶占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步。
對創新創業者來說,“不出園區,就能辦成所有事”的愿景,隨著園區的建成也將成為現實。園區內規劃了人才公寓、國際酒店、文體中心等配套設施,未來,科創灣將是滿足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生產、生活為一體的“專業化、生活化、生態化”的產業集聚區,將打造更具黏性的創新生態。
目前,“鳩茲科創灣”已有智算經濟產業園、灣谷科技園等10個園區投入運營,8個園區已開工建設,入駐科技型企業近300家。
靶向招商,打造政策和服務“高地”
2025年,蕪湖提出將持續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計劃招引1000家科技企業。如何引來高質量高成長性的項目“填滿”鳩茲科創灣各園區?
科創灣實施“一園一策”。在蕪湖數字經濟產業園的招商作戰圖上,軟件和數字服務業被標注為“主攻方向”,智能傳感器設計、算力和數據服務以及軟件開發作為細分賽道。2023年底,作為該園區的投資運營方,蕪湖投控集團引入專業運營機構對園區進行靶向招商,精準對接北京中關村、長三角等地產業轉移需求,目前已簽約36家企業,其中24家在蕪湖注冊。
“招商不是‘撿到籃子里都是菜’,而是精準匹配產業鏈缺口?!笔徍犊丶瘓F總經理王孝偉介紹,依托全市2417家規上工業企業形成的需求池,數字經濟產業園構建起“需求掃描—缺口分析—精準嫁接”的招商體系。
蕪湖市制造業根基深厚,90%以上的企業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龐大的應用場景更易吸引相關企業的落戶??偛课挥诤D系哪硵底址掌髽I便是如此。
企業負責人江略告訴記者,選擇落地數字經濟產業園,既是看中當地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上的市場前景,也看中了園區的地理位置和產業發展環境。當地布局建設的算力資源也是吸引企業落地的重要因素。
“此外,政策優勢和園區的服務能力也是企業看中的,貼心的服務更能助力企業快速發展?!苯哉f。
在為企服務上,鳩茲科創灣再“加碼”。建立“專班統籌+載體聯動+市場協同”服務架構,在各個園區開設“線上智服+線下驛站”雙軌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從審批到投產等貫穿企業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
四鏈融合,激活創新生態的“化學反應”
《方案》中提到,要將鳩茲科創灣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四鏈”融合試驗區。
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為培養更多與產業發展適配的人才,蕪湖積極發揮高等研究院作用,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產學研合作對接,支持產業鏈領軍企業與高校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和人才培養,以項目為牽引、以實戰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支持國內外高校校友攜優秀成果來蕪創新創業,推動有轉化價值的科技成果在“科創灣”轉移轉化。
科創灣的“化學反應”還體現在資本運作上。“我們對落地并符合蕪湖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優先進行股權投資和戰略跟投?!蓖跣ソ榻B。蕪湖投控集團相繼設立了5只政府性投資母基金,通過階段參股方式構建起總規模約900億元的投資基金群,涵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專項并購等全周期資本配置矩陣。
鳩茲科創灣組建專項母基金,并鼓勵園區自行組建市場化自主可控的基金,為園區內企業招引賦能。同時采取“股權投資+信貸”模式以投代補,既解決早期項目融資難題,又為成長期企業注入擴張動能,形成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資金閉環。
過去一年,蕪湖以“鳩茲科創灣”建設為旗幟性抓手,推動企業開放式創新和園區生態集聚式創新協同發展。以奇瑞、埃夫特等龍頭企業為牽引,科創灣布局“開陽實驗室”、啟智機器人實驗室等硬科技平臺,推動創新成果在產業鏈上成功轉化。這種“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態,讓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
一座城市能否突破資源稟賦限制,關鍵在于構建“需求—供給—生態”的循環系統。以產業鏈缺口為支點,用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撬動創新裂變,蕪湖正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在鳩茲科創灣深度融合,打造主體高效協同、要素集聚融通、“政產學研金服用”互融互促的創新生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