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主題為“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助力中國制造2025”的第十二屆中國工業論壇在北京召開。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名譽會長顧秀蓮出席論壇并致辭;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出席論壇并作主題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等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嘉賓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名譽會長顧秀蓮致辭。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名譽會長顧秀蓮在論壇致辭時指出,今年以來,國際局勢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新舊矛盾相互交織,經濟增速仍存在下行壓力,同時應該看到,為促進經濟平穩增長,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正在產生明顯效力。
經濟運行已經出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新局面。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全體中國人民奮發努力取得的成果。
顧秀蓮在講話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工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工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是我們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不容動搖。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過程中,努力建立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至關重要。
為此,顧秀蓮指出,這就要求我們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同時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強國戰略和“十三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重點實施智能制造,搶占科技制高點,把力量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關鍵領域,確保實現新經濟與傳統經濟平穩轉型升級。這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標,也是當前和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
顧秀蓮表示,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起步之年,是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要起好步,開好局,就必須堅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按照國務院提出的“以補短板、調結構促穩增長、惠民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圍繞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人才為本等環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有序平穩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作主題報告。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主題報告中,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路徑。
第一,要借鑒國際經驗。“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決戰期,是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期,遵照黨中央的戰略指引,理應把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放在重中之重。借鑒當今發達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新戰略、新思路,可以說其共同點是進一步提升“兩化”深度融合,以帶動經濟社會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
第二,《中國制造2025》要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跨界融合具體表現為行業、企業的融合。實現改造優化提升的行業、產業、企業應該是“互聯網+”行動的主體。即這些企業不能消極被動等待,而要主動“擁抱互聯網”,各類企業實現跨界融合、協同互動、改革創新、共生競合。
同時要開展“互聯網+制造業”,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服務化。培育發展制造業智能化,要把握五個切入點。包括數字化研發設計、電子信息技術嵌入產品、制造設備數控化、制造過程智能控制、企業內部建立一套新的制造服務流程。
第三,要形成經濟增長“雙引擎”。我國經濟當前正處于“舊力減弱、新力將生”的交替轉換期,結構性矛盾突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做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形成經濟增長“雙引擎”。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致辭。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在致辭指出,中國工業論壇迄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回首過去,我們共同見證了我國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發展歷程,也共同經歷了論壇從無到有、逐漸成為中國工業界標志性品牌論壇的成長過程。當前中國制造要轉型升級,既要有創新精神,也要有工匠精神,核心是打造中國裝備。要依靠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實現創新,讓互聯網+成為中國制造的助推器。為此要積極搭建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各類互聯網平臺,充分匯聚整合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等“雙創”力量和資源,帶動技術產品、組織管理、經營機制、銷售理念和模式等創新,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激發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進而助力《中國制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的全面實施,實現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邁進。
本屆論壇順應工業經濟新形勢、新任務,全面解析“十三五”中國工業打造新格局、新常態,引領企業創新發展。論壇特邀國家工業經濟主管部門及著名專家、學者就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發表主題報告和主旨演講,圍繞工業經濟形勢、創新驅動國家戰略等熱點問題,探討中國工業企業如何適應新形勢,厘清思路、找準方向,助力中國制造邁上新臺階。
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作主旨演講。
圖為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作主旨演講。
圖為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作主旨演講。
圖為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作主旨演講。
圖為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作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舉辦了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發布 “2015 年度中國工業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項目”;表彰“中國工業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功勛用戶”;發布表彰中國工業年度單位和人物。此外,本屆論壇還啟動了“法治企業主題活動以及生產性服務業聯盟成立主題活動。
圖為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工業報社社長劉紅儒(右)待宣讀相關獲表彰企業和人物名單。
圖為李毅中會長為獲表彰單位頒獎。
圖為路耀華執行副會長為獲表彰單位頒獎。
圖為熊夢執行副會長為獲表彰單位頒獎。
圖為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與代表合影。
圖為生產性服務業聯盟成立啟動儀式。
據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指導單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作為特別支持單位,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作為支持單位,中國工業報社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中國工業論壇,是中國工業領域獨有的權威品牌論壇,經過十一屆的連續成功舉辦,已經打造成為中國工業標志性的高端盛會。
查詢中國工業年度人物和單位發布公告,可登錄中國工業報社官方網(www.0573yms.com):http://www.0573yms.com/xw/chanj/359446.shtml
功勛用戶背景板。
中國工業論壇背景板。
年度人物單位背景板。
(文章來源:2016年6月29日中國工業新聞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