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日前召開行業信息發布會上指出,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運行狀況總體良好,但受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不斷推高鋼鐵生產成本,全行業處于高成本、低效益狀態。
為保證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中鋼協表示,將在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以及節能減排結構調整四個方面著力,把不斷提高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以及不斷增強上下游產業鏈的建設作為全年的關鍵工作。
生產成本高漲 市場供大于求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進口鐵礦石17717萬噸,進口到岸價平均156.62美元/噸,同比上漲60.31美元/噸,漲幅62.62%。
另據參加該協會對標挖潛的57戶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統計,今年一季度實際采購成本,煉焦煤同比上漲15.17%,噴吹煤上漲21.35%,冶金焦上漲8.77%,國產鐵精礦粉上漲42.71%,進口鐵礦石上漲54.41%。上述因素導致一季度企業煉鋼生鐵平均制造成本同比上升27.52%。
在成本上升,價格下降的壓力下,鋼鐵企業低效益運行。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納入協會統計的77戶大中型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408.41億元,實現利潤244.6億元,產品銷售利潤率只有2.91%,比全國工業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6.2%低3.29個百分點,鋼鐵行業整體處于低效益運行狀態。77戶大中型企業中,有10戶企業虧損,虧損面達13%,虧損額6.5億元,企業生產經營處于困難中。
在成本高企的同時,生產總量明顯過高帶來的供大于求,導致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由升轉降。
據行業快報統計,今年1~2月平均日產193.52萬噸,創歷史新高,相當于年產粗鋼7.06億噸的水平,生產總量明顯過高。年初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2月下旬鋼材價格不斷下降。3月份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止跌回升,整體波動向上調整。至4月15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比3月18日上漲2.32%,但仍未超過今年以來鋼價最高點2月18日的鋼材價格指數。
產量產能控制勢在必行
針對上述行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中鋼協指出,由于我國GDP由“十一五”年均增長11.2%調整為7%,加上全社會對鋼材消費強度減弱,“十二五”期間對全社會鋼材消費需求的增幅將會下降。預計“十二五”時期國內市場需求年均增長率為6%~4.6%,同“十一五”時期的高需求、高增長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鋼鐵行業必須要適應“十二五”時期國內市場需求發生的重大變化,實現由外延擴張向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的轉變。
今年全行業的工作重點是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中鋼協指出,今年年底全行業的煉鋼產能已達到7.68億噸左右,明顯大于國內市場的需求,總體產能過剩的矛盾突出,加上全社會強化能源、資源、環境的制約,嚴重限制鋼鐵行業的規模擴張,嚴格控制鋼鐵生產總量和產能擴張已經成為鋼鐵行業面臨的重大任務。
針對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帶來的影響,中鋼協表示,將繼續堅持“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加大海外鐵礦山的投資、開發、入股,進一步提高海外權益礦的比重;規范進口鐵礦石市場秩序,繼續做好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和進口鐵礦石流向的管理工作。同時,呼吁國家加強對國內礦山生產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實現長期穩定,不斷提高國產鐵礦石的產量。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