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的專家評審會5月28日在京召開。會議對中科未來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無錫禾木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ARES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系統”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
與會專家告訴記者,世界各國目前通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均存在著投資高、占用土地面積大、處理效果不能滿足回用要求等瓶頸。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RES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系統”可完全模仿自然界的微生態平衡原理,通過生態能系統中特有的光化微生物群,對污水進行高效降解。利用光螯合培養系統,激活消化污泥的光合球菌的活性,大量分解有機污泥,再讓微生物將消解污泥的細菌消化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
該技術2011年面世后,首先在北京、南京等地的污水處理廠進行了中試和生產性試驗。2011年8月1日,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組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錢易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院劉鴻亮教授等九位業內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上述污水處理試驗進行了評審。專家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應用這項技術可使污水處理的污泥減量達90%以上,在我國尚屬首次。
該項目專家團隊帶頭人、中科未來生物科技研究院院長郭鐵柱博士告訴記者,“ARES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系統”適用范圍廣,日處理能力小到幾十噸,大到千萬噸,均可應用。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山東省濟寧市中山水務有限公司日處理2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于2012年引入“ARES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系統”,其每噸污水處理直接運營成本降低了50%以上,節約傳統工藝容積30%,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日處理量可提高50%,可提高投資回報率50%以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