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近日到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調研強調,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探索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模式,實現了三個協同。在同期召開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座談會上,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表示,北京市正站在更高層面提高認識、系統謀劃,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面展開,態勢良好。在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解決六大問題
萬鋼指出,建設北京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今年是推進各項政策措施深入實施的“落實年”。當前,各項政策措施抓落實就要深入調研,通過“現場看、現場聽、現場問”來“找典范,做案例,查問題,尋答案”。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創業,有四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讓相互封閉的高校、院所的成果和人才走出來;二是在政府投入和市場投入上連條線;三是在人才的教育和創新實踐、創新夢想之間開條路;四是在國際合作和創新創業之間搭座橋。
北京市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了新型研發組織作用,通過創新的本身優化了創新創業生態,有力促進了科技與金融的緊密結合。萬鋼強調,下一步要認真研究六個方面的問題,提出解決政策措施。一是民非公益機構的體制改革問題,二是研發政策、創新政策和自貿政策的結合問題,三是無形資產評價備案的方式問題,四是獎勵納稅能作為一次性收入問題,五是研發業績作為招標業績的問題,六是中央、地方和企業、社會對于重大項目協同支持問題。
探索成果轉化新模式
萬鋼表示,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探索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模式,實現了三個協同:即產學研創的協同,教育、研究、創新創業之間的協同,國際合作與創新創業的協同;創造了四個方面經驗:一是集成各方研究形成原創,二是聚集國際的成果到協同院轉化,三是實現知識的傳授和實踐的創新創業,四是北京研發和全國的轉化。
隋振江表示,北京市正站在更高層面提高認識、系統謀劃,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面展開,態勢良好。在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2005年,科技部、北京市共同支持推動成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在開展高水平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探索新型科研管理機制方面邁出新步伐。支持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在打造市場化產學研用合作新機制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石墨烯研究院、大數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的籌建發展。下一步,北京市將繼續加強與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溝通協調,積極服務和承接國家實驗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深化全面創新改革,充分發揮中關村“1+6”創新平臺的作用,聚集人才和成果,推進創新政策落地實施。加強政策研究與集成,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學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以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作者:zj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