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金友電纜董事長潘晨曦(左三)與有關領導共同敲響金友電纜首次在證券市場上市的寶鐘。 近日,上海金友金弘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金友電纜——證券代碼830994)在北京舉行“新三板”上市掛牌儀式。金友電纜董事長潘晨曦攜國家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司副司長景曉波,上海市嘉定區區委常委、副區長費小妹,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監賈忠磊等共同敲響了金友電纜首次在證券市場上市的寶鐘。
如今,在我國電線電纜行業萬馬奔騰的大軍中,金友電纜猶如一匹“黑馬”,迅猛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獨辟蹊徑成功創業
追尋金友電纜的創業及發展軌跡,不凡可圈可點之處,其成功經驗之一是:避開傳統產品惡性競爭,堅持走專業化和細分市場之路。可以說,此舉無疑成為金友電纜成功創業之根本。
潘晨曦介紹說,金友電纜創建于2006年,專業從事光伏電纜及其高性能電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始終專注于為光伏行業及其他領域提供電纜及配套服務。相比于同行其他企業,金友電纜雖然發展歷程并不長,但卻迅速崛起并獲得快速持續發展。截至2013年底,已經成為中國光伏電纜企業20強排名第一的企業。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線纜市場,要想占據一席之地,必須要超前規劃、腳踏實地、穩扎穩打。”作為金友電纜的創始人、領軍人潘晨曦自信地說。
眾所周知,電線電纜行業被譽為國民經濟的“血管”和“神經”,自我國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電力建設需求旺盛,搭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列車的電線電纜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我國也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線纜生產國,成為僅次于我國汽車行業的第二大行業。
然而,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在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正在遭遇來自多方面的羈絆和困擾,尤其是盲目投資,致使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利潤空間大幅縮水,部分企業甚至舉步維艱。因此在現時下,能夠在該行業成功創業、立業,絕非易事。
潘晨曦,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知名專家。曾是電線電纜行業龍頭企業寶勝集團的創始人,在寶勝集團工作及擔任總經理職務達15年之久。他不僅擁有多年線纜行業的從業經驗,而且當過政府部門的官員。很多熟悉潘晨曦的人士認為,他決策眼光超前獨到,技術管理經驗豐富,善于果敢決策。
談及金友電纜的產品定位,潘晨曦以其非常敏銳的商業眼光對我國線纜市場的現狀進行了深刻剖析。他認為,當前我國市場上電線電纜產品種類繁多,但競爭十分激烈,企業只有找準目標,準確定位,才是長久生存發展之策。“從目前及長遠看,光伏產業發展前景看好,光伏電纜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當下很多小企業做不好,大企業又不愿做。”事實上,潘晨曦看好并奮力開拓的正是線纜市場的“藍海”。
回首以往,眾人都走過的路,往往沒有果子留下來,成功需要獨辟蹊徑,走別人未走過的路。為此,在眾多線纜生產企業擁擠在傳統市場的爭奪中,金友電纜獨辟生財蹊徑,進軍光伏電纜這一全新市場,并將生產經營做得風生水起。2011年銷售額達到2000多萬元,2012年銷售額達到2400多萬元,2013年在光伏電纜企業20強中排名第一位。
起草標準掌握主動
如果說,金友電纜進軍光伏市場領域是得益于潘晨曦的前瞻性謀劃,而用“標準”進入市場,擁有了響當當的市場話語權,則充分顯示了金友電纜雄厚的技術實力,而這也成為金友電纜堅實立業之保障。
據潘晨曦介紹,此前,國內還沒有統一的光伏電纜產品標準。2011年該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提出,金友電纜負責起草,經過縝密設計、研制,現已成功推出光伏電纜產品標準,目前所使用的光伏電纜生產技術和制造工藝均為金友電纜自主研發。
從探索制定產品標準入手,金友電纜在光伏電纜市場先人一步,掌握了主動,為拓展更多的市場份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目前,金友電纜不僅負責起草制定了《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系列標準,而且擁有20多個實用新型專利。每年申請5~6個具有市場潛力的專利產品并獲得成功。
金友電纜擁有一支高標準的專業人才隊伍,全員秉承“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企業精神,以市場為導向、以研發創新為前提、以客戶需求為基礎,以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及服務為宗旨,全面滿足客戶的需求。
目前,金友電纜與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承接了多項高新技術轉化項目,被評為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小巨人培育企業。
借力上市邁向更強 近年來,潘晨曦親率金友電纜在艱苦創業的征途上,風雨兼程,勵精圖治,使其不斷發展壯大,但其發展征途也并不平坦。潘晨曦坦誠,除了人才、技術外,企業發展最大的制約是“資金缺口較大”。
為此,早在3年前,潘晨曦就萌生了推進企業上市的想法,但上市絕不是一蹴而就,要經過申報、評估、審查等多項流程。如今,終于獲得成功。
在金友電纜上市掛牌儀式上,潘晨曦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企業上市后,金友電纜將獲得更好、更規范的發展,打開了融資渠道,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據他透露,在“新三板”上市的1000余家企業中,在企業規模、經營指標、發展潛力等項目的評估中,金友電纜排名在前一百名之列。
無疑,這一切利好,預示著金友電纜頗具光明的發展前景。
在興奮之余,潘晨曦也頗有緊迫感、責任感。他坦言,金友電纜上市后,我感到了一種沉甸甸的壓力。“來自社會的壓力、管理的壓力、股民的壓力。”
然而,作為一名具有長遠戰略眼光的企業家,潘晨曦對企業未來發展早有縝密的計劃和清晰的路線圖。根據潘晨曦的計劃安排,未來金友電纜將借助上市平臺,推進企業實現又好又快、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瞄準光伏,繼續深耕市場。在光伏電纜領域繼續做精、做專、做優,占領技術制高點,進一步提高產品檔次水平。
第二,調整結構,促進產品升級。起草制定光伏組合電器技術標準,該標準計劃明年上半年推出,繼續領跑國際先進水平。
第三,加大投入,推進科技創新。在目前科技投入已經達到近2000萬元的基礎上,未來堅持年均研發投入達到銷售收入的5%~6%;進一步提高裝備水平,繼續購置國內一流設備,確保其產品的高質量和高性能。
“上市對我們來說是個新起點、新契機,將促進金友電纜進一步做大、做強。”展望金友電纜的長遠發展愿景,潘晨曦躊躇滿志,自信滿滿。而對企業近期目標也規劃的非常具體而明晰。
據潘晨曦透露,今明兩年金友電纜將在取得驕人業績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銷售收入翻一番,今年將達2億元;未來3~5年,將達到更高的目標;繼續擴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員工人數由100余人增加到近200人;計劃起草制定2~3個光伏電纜行業標準等。
擁有驕人業績,營造了良好環境基礎;擁有高新技術,成為強力支撐;擁有上市平臺,謀求企業新的蛻變。人們有理由相信,金友電纜在實現發展壯大的進程中,將不斷走向強盛,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