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上午,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能源)總裁陳康平在2017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晶科能源在幾輪光伏洗牌過程中,不僅沒有倒下,反而逆勢發展,快速成為全球第一(出貨量、營業收入、凈利潤、毛利率等指標),實現了“3個國內生產基地、3個海外工廠、16個海外子公司、18個海外銷售辦事處、銷售遍及五大洲70個國家及地區”的全球布局。
2016年各項經濟指標同比增幅30%以上,銷售收入突破460億元,出口12.5億美元,利稅36.5億元。
2016年已公布的數據顯示:晶科能源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晶硅電池組件制造商。《財富》全球發布2016年中國500強排行榜,晶科能源躍升至第330名,較去年提升了107位;另外,《財富》發布全球“2016年成長最快的100家公司”排行榜,晶科能源居第16名。
堅持技術創新 引領行業技術水平
陳康平說,晶科能源立足世界光伏制造、光伏應用領域的發展前沿,利用在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上的優勢,打造國內光伏制造、光伏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自成立來,每年投入研發經費快速增長,2016年達6.7億,形成了以技術中心為核心的創新體系,現有3個研發基地(其中1個海外研發基地)、18個實驗室、3條中試線、4個研究室、4個工藝技術平臺、2個檢測中心,擁有研發場地超1萬平方米,研發設備總價值3.57億元。
2016年獲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國家級平臺,實驗室獲得中國CNAS認可實驗室,美國UL目擊實驗室、英國天祥衛星實驗室,德國TUV北德CB合作實驗室等第三方資質認可。
截至2016年12月,晶科能源累計獲得專利236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198項。公司主持、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33項,其中3項已頒布實施。獲得省級科技成果鑒定6項、省級重點新產品12項、省級新產品13項、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
晶科能源通過持續的科技投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不斷涌現出行業重大突破技術成果。如,2015年底,經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第三方權威發布,晶科能源高效多晶電池線量產平均效率高達20.13%,2016年底又提高至20.5%,刷新多晶電池線量產平均效率的世界紀錄。
Eagle+組件經德國TUV萊茵上海測試中心獨立測試結果,60片多晶電池組件在標準測試條件下的組件功率達到334.5W,創造世界紀錄。
2016年8月,晶科能源EaglePR組件經由德國TUV萊茵上海測試中心獨立測試證實,基于60片P型單晶156*156mm電池組件,在標準測試條件下(STC)下的組件功率達到343.9W,創世界紀錄。
晶科能源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中國僅四家企業獲此榮譽);在2016年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榮獲“2015年度技術突破獎”;經過國際技術專家評委會層層篩選,從全球近百個參選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由聯合國工業署授予的 “2016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先技術藍天獎”。
堅持商業模式創新 打造行業航母
晶科能源實現了從光伏制造企業向綜合型能源企業轉型。在光伏產業2008年和2011年兩次洗牌過程中,晶科能源在市場競爭中持續積累著優勢,由過去單純的硅棒、鑄錠業務,到切方、切片,到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光伏制造企業。
2012年先后成立晶科電力有限公司、晶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從事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業務,進而將光伏產品應用到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實現了“智能制造+ EPC+地面/分布式電站+新能源電商”戰略發展格局。由過去的一匹“行業黑馬”發展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領導者”。
2016年晶科能源全球持有光伏電站裝機規模超過1.2GW,成為全球最具規模的擁有光伏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的光伏產品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具規模的光伏電站專業建造運營商,由光伏產品制造企業迅速轉型升級為綜合型能源企業。
晶科能源憑借領先的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動光伏新能源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應用和“平價上網”的早日實現,與中海油、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等中外著名企業一起入圍2016年聯合國“全球可持續發展先鋒企業”。
晶科能源在2016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發布會上榮獲2016全球新能源“卓越貢獻獎”與“市場開拓獎”,李仙德董事長榮獲“2016全球新能源商業領袖”大獎。
晶科能源在杭州B20峰會上提出的“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增長引擎”、“太陽能發電成本低于火力發電,光伏將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等議題獲得認可,成為2017年德國B20能源工作組聯席主席單位。
晶科能源實現了從“全球銷售”向“全球制造”、“全球投資”轉型。為響應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在新能源生產和利用,晶科能源帶著資本、技術、經驗,甚至帶著中國的市場,積極踐行“走出去”發展戰略。晶科馬來西亞檳城的第三座海外工廠正式投產,進一步完善了晶科能源在全球的電池和組件生產網絡,實現了從“全球銷售”、“全球制造”及“全球投資”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堅持管理創新 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晶科能源按照“高起點、高目標、高質量、高效益”的要求,投入3000萬元用于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建設,實現簡單化、扁平化、協同化、規范化的管理目標,提高公司對現有資源的規劃與管理能力,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如,引進世界最大的企業信息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SAP公司建立完備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SAP系統,建立物流與制造環節的監控-反饋-追溯系統,實現人、機、料、法、環的全面管理及生產績效分析。
對制造車間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人均生產效率提升5倍以上。
建立全球光伏電站運維管理平臺,實現全球光伏電站實時監測、運維管理,極大地減少了運維成本,提高電站發電效能,部分電站已實現無人化值守。
推出全新的分布式光伏系統O2O電商平臺——晶科云,為用戶、經銷商、EPC商提供便捷的交易和服務平臺,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全球的發展與普及,讓綠色電力進入尋常百姓家。晶科憑借其領先的智能化制造工藝、電池和組件品質和以及行業口碑,為中國光伏制造業智造、質造樹立標桿,作為唯一一家光伏企業榮獲2016年度中國制造十佳品質“杰出貢獻獎”。
未來三年發展目標
光伏制造發展目標。立足江西上饒、浙江海寧兩個國內制造基地及南非、葡萄牙、馬來西亞等海外工廠,合理擴充產能,確保產能規模保持在全球光伏產業的領先地位。完成智能化工廠改造,實現產線自動化改造,銷售收入突破600億元。
光伏發電發展目標。在全球范圍內新增投資建設5吉瓦光伏電站,使全球持有光伏電站總規模超過6吉瓦,力爭光伏電站持有規模全球排名第一。建立公司全球光伏電站智能管理平臺,實現電站全部智能化控制、管理。
光伏技術發展目標。提高轉換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平價上網。效能指標:單晶硅電池的產業化轉換效率達到24%以上,多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1%以上。成本指標:光伏發電建設和發電成本持續降低,發電成本下降50%以上。產品保質:組件產品質保期從25年提升到35年。人均產值:通過生產技術和效率提升,人均產值提升100%以上。
圖為晶科能源總裁陳康平發言情景。
圖為2017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一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