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記者從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西安市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10月29日,今年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4319列,同比增長31.4%,穩居全國第一。隨著物流通道網絡進一步拓展,西安正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初見成效。
國家物流樞紐是集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功能于一體的物流設施群和活動組織中心,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干樞紐的作用。2018年以來,西安成功獲批建設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西安因此成為全國首個不靠海不沿江的“四樞紐一基地”綜合物流樞紐城市。
依托“四樞紐一基地”對全市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吸引集聚作用,西安正在加快形成干支銜接、樞紐集散的高效物流運行體系,為培育壯大樞紐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西安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凱介紹,“四樞紐一基地”有68家4A級以上物流企業,占全市4A級以上物流企業總數的2/3。今年1—9月,“四樞紐一基地”實現貨物吞吐量1.21億噸,物流業務總收入達1359.52億元,聚集各類制造、商貿、物流企業超2.5萬家。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基礎設施等舉措,西安“四樞紐一基地”融合發展得以加強。
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劉軍說,目前,西安航空口岸進口和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54.94%、73.32%。2023年,空港新城年度國際快件通關量排名全國第五,內陸第一。(王禹涵)
“西安在全國率先實現海關和鐵路數據聯通,并推行智能報關、集裝箱循環運輸等措施,班列運行效率提高1/3以上,綜合成本降低15%以上?!蔽靼矝哄眹H港管委會副主任許曼說,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聚集2900余家國際貿易物流企業,將加快打造國際貿易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產業鏈和生態圈。
王凱表示,西安將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樞紐(基地)企業支持力度,加速構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優的“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體系,推進“樞紐+產業”深度融合,增強西安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