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徐如玉
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僅有3個國家建有大洋鉆探船,我國就是其中之一。
大洋鉆探,是為研究地球內部結構特征、大洋底部礦產、探尋深海生命存活下限,而對大洋底部進行鉆探的工程。可燃冰、氫氣、稀土、多金屬結核……近年來,深海資源,尤其是油氣資源,已成為我國能源資源開發新的增長點。
向地球深部挺進有多難?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與地球約6371千米的半徑相比微不足道。穿透地殼,才能接觸到地幔——占地球體積的4/5、質量的3/4的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化學儲庫”,充滿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王成善表示,“這艘船可以在全球主要海域任何地方去鉆,但是最關鍵的還是解決科學問題。打穿莫霍面是我們的目標之一,通過這艘船來推動人類對我們藍色星球的認知能力。”
“莫霍面”在大陸之下約30~40公里,在大洋之下約6~7公里。從深海向下鉆探,更容易達到和突破“莫霍面”。為此,“夢想”號配制了全球首臺兼具油氣勘探和巖心鉆取功能的液壓舉升鉆機,頂驅的舉力達到907噸,具備4種鉆探模式和3種取心方式,可滿足大洋鉆探取心和深海大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不同作業需求,綜合鉆探效率、硬巖鉆進能力大幅提升,鉆采系統國際領先。
中國船舶黃埔文沖總經理羅兵透露,“夢想”號匯聚了海洋、地質等多個領域最頂尖的科技成果,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量和工程難度遠超普通船舶。該船可執行大洋科學鉆探、深海油氣勘探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試采等國家戰略任務,有望率先實現人類“打穿地殼、進入上地幔”和“開發地球深部資源”的夢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