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徐如玉
近日,記者從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獲悉,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陜鼓”)加工車間吉昌榮獲中國通用機械行業“能工巧匠”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技術工人,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匠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深刻闡釋,繼續鉆研焊接技術,不斷地去創新、去創造更多的成果,為陜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吉昌是陜鼓加工車間的一名焊工,已經在電焊崗位上默默耕耘了近20年,主要從事各種中、高合金離心葉輪的焊接和修復工作,憑借精湛的技藝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企業中的佼佼者。此次榮獲“能工巧匠”稱號,是對他多年來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也是陜鼓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
記者了解到,陜鼓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技能型的創新型人才隊伍,陜鼓推出了大國工匠焊工班、行業專家大講堂、創新創效平臺、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等一系列舉措,形成了平臺建設的“組合拳”,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全國首個“大國工匠師帶徒西北陜鼓焊工班”的首批30名學員之一,吉昌就是在企業濃厚的創先爭優風氣和干事創業氛圍熏陶下成長起來的高技能人才。在三年的大國工匠焊工班的學習過程中,他接受了系統的焊接技能培訓,深入研究和悟透焊接領域理論知識,以及焊接材料的性能和特點,真正解決企業在焊接領域的技術瓶頸問題。去年冬天正值供暖季,西氣東輸某壓氣站一臺壓縮機組發生故障,一周未能解決。陜鼓組建搶修團隊,由吉昌擔任修復主操作手,在凌晨低溫的環境下連續奮戰七個小時,圓滿完成修復任務,用戶特地發來感謝信表揚陜鼓搶修團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態度和精湛能力。
像吉昌這樣對工作精益求精、在平凡崗位中發揚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正是陜鼓銳意創新的底氣所在。作為中國通用機械行業的大國重器企業,陜鼓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瞄準行業低碳環保、節能減排、能效提升的市場需求,累計為各領域用戶提供了15000余套高效節能綠色產品。陜鼓每年服務制造研發總投入達10%以上,核心主導產品和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陜鼓大乙烯三機、大空分機組、大合成氨三機、大型硝酸機組、壓氣儲能、順酐市場領域等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軸流壓縮機、高爐能量回收透平裝置獲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產量均居全球第一;創新研制的工業用AV140軸流壓縮機組居全球工業壓縮機領域全新高度;首創的“余熱余壓能量回收同軸機組應用技術”入選國際能效合作伙伴關系組織(IPEEC)國際“雙十佳”最佳節能技術項目,并獲世界制造業創新產品金獎。
談及高技能人才成長體會,吉昌說,陜鼓搭建的員工技能提升、崗位創新等各類平臺,激發了一線技能工人的學習提升力。據了解,目前陜鼓累計獲得全國和省市勞模、大國工匠、三秦工匠等人才榮譽者達到240余人次,為推動工業流程領域高端裝備的國產化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