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機床裝調維修工雙人賽金獎第一名的是——徐工挖機黃勇、李陳!”歷經長達半年的艱苦訓練,經過市賽、省賽的嚴苛選拔,黃勇、李陳強強聯合、不負眾望,在高手如云的國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第十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職工組)機床裝調維修工雙人賽金獎第一名。
高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也提出:“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類人才素質。”近年來,徐工挖機技能工人在國家級、省級大賽中頻頻獲獎,這累累碩果的背后正是其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深化技能人才培養的生動體現。
李陳和黃勇接受表彰
徐工挖機黨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堅決扛起國有企業“頂梁柱”的政治責任,圍繞企業中心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打造特色“融·黨建”品牌,積極探索“六聚六融”黨建工作法,堅持黨管人才,持續夯實“人才是第一資源”基礎,深化實施技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健全完善高質量培養體系、創新平臺和激勵機制,打造厚積薄發、人才輩出的生態環境,不斷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超77%,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制造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黨建鑄魂,營造技能人才發展“良好生態”
“成為一名黨員是最榮耀的事,也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新進黨員交流會上,作為今年光榮成為預備黨員的生產一線員工劉汝祥激動地說道。徐工挖機堅持以黨的建設引領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創建技能人才“黨員先鋒崗”7個,以黨員骨干為核心組建“技能加油站”,近三年開展“黨建+技能”攻關項目28個,促進黨員骨干帶頭解決生產經營難點痛點問題。建設黨員責任區27個,將技能人才培養傳幫帶納入黨員責任區職責,發揮責任區黨員技能提升的“教練員”作用。堅持“雙培”原則,注重將技術能手、優秀工人吸收進黨組織,新發展黨員中技能人才占比超50%。
技能人才進行“黨建+技能”項目攻關
黨建領航方能逐浪遠航,徐工挖機黨委每年度開展“進一線面對面”“傾聽您的心聲”技能人才專題座談10余場,充分了解其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引導技能人才愛國愛黨、愛企愛崗,織密生產一線思想網絡。選樹勞模工匠典型人物,每年度舉辦“勞模說”“工匠課堂”主題分享會、先進表彰會等10余場,深化“徐工榜樣”技能人才專題傳播,深挖工匠成長成才、攻堅克難的奮斗故事,利用內外部媒體矩陣,年度開展勞模工匠事跡傳播40余項次,打造技能人才“星光大道”“文化長廊”,增強技能人才歸屬感、獲得感、榮譽感,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
黨建強基,厚植技能人才“成長沃土”
“這也太清晰了,自己需要學習哪些專業知識,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技能水平一目了然!”基于徐工全新的任職資格標準,繪制的徐工挖機技能人才培養地圖,建立了分專業、分類別、分層級的技能人才模塊化課程包,受到了技能人員的一致好評。
開展技能水平認證
徐工挖機始終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黨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不斷“深耕細作”人才“引用育留”全鏈條。構建完善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落地技能評聘分離機制,分層級建立技能人才庫,擴大評聘工種類別及標準,延伸技能人才成長路徑。聚焦“人才儲備期、人才融入期、人才成長期、人才磨礪期”構建技能人才四期培養體系,搭建“專業化師資團隊、模塊化課程體系、定制化實訓陣地”三維資源平臺,錨準智改數轉網聯變革轉型方向,以及基于產品特點精準識別的未來緊缺新工種,大力培養新型技能人才梯隊,每年度開展培訓300余項次,培訓技能人才2萬余人次。構建榮譽激勵體系,積極選樹“徐工工匠”“徐工大工匠”“技能狀元”,實施“質量標兵”“安全衛士”“改善明星”等個性化榮譽激勵,不斷塑強技能人才競爭力,激發技能人才榮譽感,將“黨建”與“人才培養”擦出“新質”火花。
黨建賦能,鋪就技能人才成長“黃金賽道”
在徐工挖機的智能化生產車間,技能大師工作室就建在生產線旁,工作室成員圍繞生產難題及技術成果驗證展開多輪研討,很多問題都在這里第一時間解決,一系列的創新創效成果也在這里“落地開花”。
徐工挖機搭建高技能人才雙創平臺,成立創新攻關團隊,黨員骨干率先垂范,聚焦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領航工廠建設等項目,攻堅生產難題,剖析發展瓶頸,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創新創效成果落地。深入開展八小、QC、精益改善、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評選表彰“先進操作法”“優秀創新創效項目”,支持高技能人才申報發明專利、科技進步獎。發揮技能大師領軍作用,建設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5個,完善成果轉化渠道,搭建成果共享平臺,黨員先鋒“揭榜掛帥”、勇挑重任,以一股股強勁的紅色力量充分釋放出高技能人才創造能量。
成立智能裝備技能工作室
從匯聚先鋒模范力量到人才隊伍素質提升,工作任務推進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徐工挖機積極打造特色技能競賽組織模式,創新以賽促學、以學強技、以技興企,激發技能人才干事創業熱情的方法路徑。建設體系化競賽人才培養機制,開展崗位練兵、崗位建功、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緊跟制造強國建設需求和企業變革轉型要求,加速智能化、新能源等新技術工種人才培養,持續推動技能人才隊伍素質提升。建立規范化競賽選拔訓練機制,建設高水平選手梯隊、高質量教練和技能考評員團隊,組建標準化競賽訓練管理團隊,黨委副書記統籌指揮,黨支部書記督戰訓練、全程保障,配齊配強競賽訓練選手、團隊、場地、師資和信息等資源,系統提升競賽水平,以“黨建紅”點亮“獎牌金”。
黨旗紅則企業興。徐工挖機將堅持姓黨姓公不動搖,傳承紅色基因,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機制,筑強登梯攀高平臺,以更加強勁的紅色引擎,引領更多技能人才在徐工智改數轉網聯董事長“一號工程”和高質量發展藍圖中奮勇攀登,矢志不渝走好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