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徐如玉
“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的利用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綠色甲醇氯胺年用氫需求超過4800萬噸,氫液氫可以實現規模化應用,年用氫需求可以達到660-1400萬噸。”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在2024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中提到,現在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規模化應用、產業化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經濟性問題、應用場景問題、缺乏成熟工程應用解決方案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這些問題,立足于實際,有可能會出臺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的應用實施方案。未來,將圍繞下述三方面開展重點工作。
一、拓展多元應用場景,我們將支持工業企業、工業園區特別國家高新區178個高新區開展氫能供給消納相結合的一體化應用,推薦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提升氫能綜合利用效能,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有序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推動工業副產氫就近消納,擴大清潔低碳氫的供給,我沒有提綠氫這個概念。我們講清潔低碳氫這里包含了工業副產氫。支持先進技術裝備市場化應用,遴選推廣氫能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力爭到2027年清潔低碳氫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能夠實現規模化的應用,在工業綠色微電網、船舶、航空,包括現在已經有一些試點案例的軌道交通領域實現示范應用,形成一批氫能的交通、發電、儲能商業化應用模式。
二、加強技術裝備的攻關,我們支持企業、科研院所,特別高校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建設氫能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中試驗證平臺、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等,工信部有7所高校,在這個領域里都有很多的建議,我們哈工大跟哈電就是東三省氫能聯盟,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我還是很受振奮的。我們將著力提升高效制氫電解槽、大功率、長壽命的燃料電池、高壓氫氣儲存容器等重點產品性能指標和批量化生產能力,推進產品的迭代升級,加坡突破純氫冶金、合成氨、柔性生產工藝、氫電耦合全流程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工藝,以及高爐副氫噴槍等關鍵零部件和材料。
三是夯實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將培育一批產業生態主導力強的龍頭企業和產業聚集區,以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系統方案提供商,初步構架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我們將制定電解水制氫裝備制造行業的規范條件,發布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培育氫能領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支持有條件地區打造一批氫能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的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制定清潔低碳氫認定等多元化應用標準,推動相關產品的碳足跡國際標準的互認,積極與歐美日等氫能技術領先的國家開展交流合作,加快提升產業發展的水平。這里提到有些工作是節能是自己在做,有些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他司局在做,立足在部里形成合力,結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要素推動氫能產業能夠高質量的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