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中國石化新聞辦消息,我國首個工廠化海水制氫科研項目在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建成。該項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氫與綠電制綠氫結合的模式,每小時可生產綠氫20立方米,既為沿海地區消納可再生綠電生產綠氫探索了新方案,也為資源化利用高含鹽工業廢水提供了新路徑。
該項目采用工廠化運行方式,利用青島煉化水上光伏電站生產的部分綠電,通過電解槽將海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所產氫氣并入青島煉化管網,用于煉化生產或氫能車輛加注。生產過程完全在工廠內進行。據分析,雖然海水制氫有優勢,但仍面臨挑戰。海水中約3%的鹽含量以及雜質中的氯離子會對電解設備電極造成腐蝕,陽離子的沉積可能堵塞設備孔道,降低電解效率甚至損壞設備。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和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聯合攻關,通過研發特制的關鍵設備和特殊工藝流程,成功攻克了耐氯電極技術、高性能極板設計以及海水循環系統等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科研開發與應用場景的高度耦合互聯。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海水制氫技術有望在未來實現規模化產業應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