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報記者 郭宇
2025年,工程機械行業迎來了不錯的開局。1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月平均工作時長為74.6小時,同比增長3.61%,盡管環比有所下降,但開工率數據同樣亮眼。1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月開工率為56.2%,同比增加1.43個百分點。這反映出行業在新的一年里,市場活躍度正在穩步提升,為全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眾多工程機械企業在新春伊始,就通過一系列舉措,實現了開門紅,其中海外市場拓展和智能化升級成為兩大核心發展方向。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2025年是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國家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隨著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政策效應疊加發力,支撐行業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因素會繼續積聚增多,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環境將穩步向好。這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機遇。
徐工系列高端露天礦山裝備近日集中交付各地客戶。
海外市場:揚帆起航
今年以來,憑借在技術、產品質量和性價比方面的優勢,以徐工、三一、山推等為代表的工程機械企業在海外市場斬獲頗豐。
新春期間,徐工舉辦的百噸級精品再制造起重機批量發車儀式備受矚目。此次發車涵蓋XCA500BR8、XCA260C、XCA200L8等產品,這不僅是徐工在后市場國際化布局上的重要突破,也是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動作中的關鍵一步。徐工起重機的出海,吹響了后市場2025年國際化攀登的沖鋒號,進一步印證了中國品牌在二手循環設備品質打造上是可以躋身國際一線品牌陣營,受到全球客戶認可的。這一成果的背后,是徐工多年來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把控,以及市場渠道拓展等多方面的持續投入與深耕。“國際化作為我們的主戰略,而且是堅定不移地要往國際市場走。”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在去年的寶馬展上表示。楊東升介紹道,徐工集團將全球市場分成三類:高端市場、優勢市場和新興市場。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徐工通過設立研究院,針對當地的技術需求進行本地化研發;在東南亞和中亞等優勢市場,徐工加大了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而在中東和南美等新興市場,徐工通過設立子公司和工廠迅速擴大市場份額。
同樣在海外市場發力的還有三一重裝。農歷新春伊始,三一重裝沈陽產業園內,大噸位電動輪礦車SET320S的技改裝配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款車輛在海外市場備受青睞,計劃發往山西某礦區進行工況試驗,后續還計劃出口非洲、東南亞等地區。2025年,三一重裝將持續聚焦“三化戰略”,在深耕海外市場方面,除了產品出口,還將進一步提高印尼產業園產值,實現高質量出海。三一重裝總經理張志宏表示,獨創的多動力混動技術和能量管理技術,降低了產品的購置成本和運營成本,同時實現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解決“卡脖子”問題,為產品在海外市場贏得競爭優勢。
山推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1月30日,400余臺設備成功交付中亞市場,這些設備將在中亞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大展身手。山推通過長期對海外市場需求的研究,針對性地優化產品性能和配置,使其產品能夠更好地適應中亞地區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工程需求,從而在當地市場站穩腳跟。
星邦智能在新春期間也迎來了好消息,2月7日,其高米段臂車實現批量出口新突破,不僅刷新了高米段臂車單次出口紀錄,更創造了高米段臂車批量出口的新標桿。星邦智能通過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標準,滿足了國際市場對高端臂車的需求,逐步在海外市場建立起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這些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并非偶然。隨著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推進,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技術、產品質量和性價比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與歐美等傳統工程機械強國的產品相比,中國產品不僅具備先進的技術性能,而且價格更為合理,能夠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回報。例如,中國工程機械設備成本通常比歐美國家低20%-30%,這使得中小企業對中國產品的青睞度不斷提高。此外,中國企業還注重本地化服務,在海外建立了完善的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能夠及時響應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的后顧之憂。
智能化升級:技術賦能
在智能化轉型進程中,全行業積極應對,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智能化領域,太重新品TZAG20型無人叉車的亮相引人注目。TZAG20結構緊湊,可在狹窄空間運轉自如,其設計聚焦靈活與高效。產品搭配360°激光避障與多層安全防護、先進的導航系統,在安全作業的同時,精準行駛,定位精度可達毫米之間,能夠高效完成貨物搬運。大負載能力也是其一大亮點,可搬運數噸重的貨物往來穿梭,且運行安全穩定,減少貨物損壞風險。這款無人叉車的出現,為工作強度大、環境要求高的用戶提供了更多智慧選擇,也代表了叉車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新方向。
中聯重科在核電領域的智能化吊裝作業同樣展現了其強大的技術實力。2月9日下午,秦山核電集團的秦山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發電機定子首次采用廠房開頂吊裝方式,成功更換就位,這也是全國核電廠中第一次更換發電機定子。發電機定子作為核電站的核心部件,拆卸與安裝精度要求極高,吊裝難度極大。此次2號機組更換的舊定子重347噸,新定子重325噸,吊裝工作從第三代核電建設到核電機組維修升級,中聯重科始終為我國核電發展提供硬核助力,其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為核電工程建設的安全和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蘇子孟認為,在智能化轉型進程中,盡管行業面臨房地產市場下行等諸多挑戰,經濟運行存在一定壓力,但全行業積極應對,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技術在行業內多層面滲透,智能制造示范與智能化工廠場景在先進制造技術支撐下不斷拓展應用范圍。眾多企業憑借數字化轉型成果,入圍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
國內市場:協同發展
國內工程機械主機廠加大電動化產品布局,機器代人效應逐步顯現,工程機械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小挖等設備需求持續恢復。
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和推進智能化升級的同時,工程機械企業在國內市場也沒有放松。山東臨工2月10日在某港舉行的20臺L965H型裝載機交付儀式,標志著其與合作多年的戰略大客戶在港口設備升級與高效作業領域邁出重要一步。港口作為物流樞紐,對裝卸工具要求極高,本次交付的港口作為散貨物流核心,任務繁重。該裝載機采用先進技術和優質材料,其雙泵合流液壓、電控行星變速器、磁懸浮離合器及箱式車架設計,提升了耐用性和可靠性,契合港口高強度作業需求,同時降低了維保成本。
山推在國內市場同樣表現活躍,百余臺裝載機批量發車,啟程發往山西、云南、新疆、內蒙等地區;多款挖掘機成功交付;春節前夕,與標桿客戶緊密合作,借助服務優勢,成功交付某電廠SD24-G型推土機;根據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多臺純電動裝載機陸續交付;大噸位裝載機交付新疆某能源集團,助力我國邊疆建設。山推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滿足不同客戶群體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在國內市場保持了良好的銷售態勢。
財通證券佘煒超、張豪杰對2025年工程機械市場分析認為,新增需求有望企穩。地產領域有逐步止跌企穩跡象,基建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加碼,鄉村及水利項目不斷發力,基建投資的逆周期調節作用持續凸顯,對工程機械行業的拉動作用將逐步顯現。此外,按照8年設備使用壽命周期測算,行業2025年有望迎來新一輪更新高峰期,更新需求曙光初現。并且,受益于環保等政策陸續出臺,國內工程機械主機廠加大電動化產品布局,產品電動化率持續提升,機器代人效應逐步顯現,工程機械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小挖等設備需求持續恢復。
總體看,2025年海外市場的廣闊空間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智能化升級則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技術支撐。在國內市場政策利好的環境下,工程機械企業通過協同發展,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滿足國內外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