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裝備

機械工業穩中有進 數轉智改激發新動能

©原創 發表時間:2025-02-25 11:07
分享到:

■ 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2024年,機械工業運行穩中有進,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機械工業經濟運行一季度開局良好,二季度總體穩定,三季度主要指標增速放緩,四季度行業運行態勢趨穩回升。

2月14日,中國工業報記者從2024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上獲悉,2024全年規模以上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31.5萬億元,首次突破30萬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下降8.0%,呈現“增收不增利”現象。

“預計2025年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新聞發言人羅俊杰預測。



圖片來自2024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



圖片來自2024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

產銷形勢穩中向好,投資增速回落趨穩

2024年機械工業產銷情況整體好于2023年水平,產銷形勢穩中向好。重點監測的122種主要機械產品中,72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占比59%。

2024年,機械工業在“兩新”等政策措施的帶動下,行業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產業規模再創新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13.2萬家,較2023年增加1.1萬家,占全國工業的25.8%,較2023年提高0.8個百分點;資產總計達39.4萬億元,同比增長5.2%,占全國工業的22.1%,較2023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增加值實現平穩增長。2024年規模以上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高于全國工業0.2個百分點。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五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增加值均實現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增速達9.1%;電氣機械和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速平穩,分別為5.1%和6.0%;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速略低,分別為3.6%和2.8%。

產銷形勢穩中向好。2024年機械工業產銷情況整體好于2023年水平。重點監測的122種主要機械產品中,72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占比59%;50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占比41%。

重點產品產銷特點主要表現為:一是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全年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連續16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二是電工電器產品生產穩定向好。全年發電機組產量2.8億千瓦,同比增長16.0%;太陽能電池產量6.8億千瓦,同比增長15.7%。三是制造業回穩帶動加工裝備穩定增長,全年金屬切削機床產量69.5萬臺,同比增長10.5%;金屬成形機床產量16萬臺,同比增長7.4%。四是工程機械結束連續三年下行態勢實現筑底回暖,12種重點產品銷量合計增長4.5%,其中半數產品銷量增長,挖掘機銷量增長3.1%。五是通用設備與基礎件產品呈增長態勢,泵、風機、壓縮機、軸承、緊固件、液壓元件、金屬密封件等產品產量均實現增長。六是消費市場回暖帶動照相機、服務機器人、包裝專用設備等產品產量增長。七是農業機械總體低迷,10種重點產品中7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

投資增速回落趨穩。2024年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總體呈放緩走勢。一季度增速為12.5%,上半年為9.3%,前三季度為5.3%,10月降至3.9%低點后趨穩回升,全年增速為5.1%,高于全社會投資增速1.9個百分點。其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制造業這三個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5.5%、11.6%、7.5%。

對外貿易穩中有進。2024年機械工業頂住多重壓力,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出口額、貿易順差均再創歷史新高。據海關統計數據匯總,2024年機械工業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連續第四年超過一萬億美元達1.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5%,占全國貨物貿易的19%。

經濟運行總體景氣。2024年機械工業景氣指數呈前高后穩的態勢,年初指數較高,上半年逐月回落趨穩,三季度再次小幅回落,四季度有所回升,年底景氣指數為103.1。除年初較高外,各月景氣指數均在102-104區間運行,總體低于2023年水平,但仍位于景氣區間。

智能工廠競相涌現,重大技術裝備獲新突破

機械工業聚焦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設備的自主研發,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基礎領域自主研發成果不斷涌現。

2024年,機械工業堅持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積極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亮點紛呈。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基礎提升。2024年新批準建設行業創新平臺33家,累計掛牌運行和批準建設的行業創新平臺已達290家,完成400余項技術裝備鑒定,行業科技獎授獎項目達430項。質量標準不斷增強。機械工業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持續加快構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質量標準體系,2024年新增行業質檢機構4家、總數達257家,完成各類實驗室評審200多家次,完成1227項行業標準制修訂,推進標準國際化項目313項。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機械工業聚焦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設備的自主研發,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基礎領域自主研發成果不斷涌現。

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一是新能源汽車繼續高歌猛進。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200萬輛,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連續10年居全球首位,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重達40.9%,比2023年提高9.3個百分點。二是清潔能源裝備快速發展,助推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2024年發電機組產量中,風電機組產量占比超過一半;2024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7億千瓦,同比增長23%,占電力新增裝機的86%。三是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步伐加快,先進綠色智能產品持續研制應用。農業機械中,新能源拖拉機、智能化拖拉機、高自動化聯合收割機等產品應用步伐顯著加快,無人駕駛農機、無人植保機、無人插秧機、無人聯合收割機等智能裝備不斷涌現;工程機械中,裝載機、攪拌車、礦用卡車、高空作業平臺等產品電動化替代趨勢強勁。

數轉智改激發產業新動能。一是智能工廠競相涌現。2024年80多家機械企業入選我國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6座機械企業智能工廠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機械工業累計入選數量達24座,占我國燈塔工廠總量的30%;規上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80%,示范工廠研制周期平均縮短近30%。二是智能制造裝備快速發展。2024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4.2%,達55.6萬套,再創新高。三是智能網聯汽車蓬勃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信等新技術的應用加速了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智能輔助駕駛、人機交互技術、智慧燈光系統等技術快速進步并從高檔車向大眾用車普及,L2級輔助駕駛乘用車滲透率顯著提升。

重大技術裝備取得新突破。機械工業積極推進協同創新、開展聯合攻關,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實現新突破。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取得里程碑進展,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下線,16米以上超大直徑盾構機“山河號”“江海號”接連下線應用,防城港“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全球最大600馬力混動拖拉機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單套年產100萬噸丙烷脫氫項目投產。

外部環境嚴峻復雜,行業內生動力依然強勁

預計2025年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持續發揮國民經濟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

2024年,機械外貿出口結構繼續優化。一是多元共進的外貿市場新格局進一步鞏固。2024年,機械工業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4%,占機械工業出口總額的51.5%,比重較2023年提高1.3個百分點;對東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額分別增長17.7%、12.9%、27.1%,增速均明顯快于機械工業總體水平。二是主機、整機類產品出口保持較好增長態勢,通用機械、零部件類產品出口增速持續回升。2024年汽車出口618.8萬輛,同比增長26.7%;其中電動汽車出口227.4萬輛,同比增長26%;壓縮機、泵、閥門等通用設備和軸承、緊固件、彈簧、密封件等基礎件產品出口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三是技術含量高的一般貿易出口繼續提升。2024年,一般貿易出口額增長14.5%,比機械工業全部出口增速高3.5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額占比74.3%,比2023年提高2.2個百分點。

展望2025年,機械工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但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因素繼續集聚增多。

首先,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

全球經濟增速總體下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5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3%,未來五年增速大體維持在3%左右,均低于新冠肺炎疫情前3.7%的歷史平均水平(2000年-2019年)。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地緣政治沖突不斷,近10年全球貿易增速低于全球GDP增速,與此前20年的趨勢相反。對外貿易摩擦加劇。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涉華經貿審查明顯增多,特別是多國對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實施碳關稅、近期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等措施給企業出口帶來嚴峻挑戰。

其次,國內環境總體繼續向好。

一方面,宏觀政策持續利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工作指明方向,提出五個“必須統籌”、部署九項重點任務、指出五個“針對”,為今后經濟工作包括機械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另一方面,政策加力擴圍帶動市場需求繼續向好。2025年“兩新”加力擴圍政策已經出臺并迅速落地實施,將帶動機械產品內需市場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第三,行業發展內生動力依然強勁。

機械工業基礎穩、韌性強、潛力大。機械工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超大規模市場等優勢,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和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擁有與國內外先進企業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機遇。這些優勢為2025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

“機械行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困難挑戰,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羅俊杰提醒。

一是市場需求不振。2024年制造業在手訂單指數持續處于臨界值之下的較低水平,年末機械工業訂貨指數較年中高點回落5個點左右。

二是產品價格持續下降。2024年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總體在2%左右,汽車、機床、光伏設備、機器人等行業反映價格競爭非常激烈。

三是盈利水平明顯下行。2024年機械工業利潤總額自3月份開始持續同比下降,全年利潤率較2023年下降0.5個百分點。

四是賬款回收難壓力加大。2024年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達9.1萬億元,再創年度新高,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比全國工業高32.7天。

五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2024年機械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26.4%,增速比全國工業高14.6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未來機械工業發展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綜合判斷,預計2025年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持續發揮國民經濟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羅俊杰說。

編輯:袁海霞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