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景曉波在中國重型機械行業協會第八屆理事會上表示,過去五年,重型機械行業在復雜的環境中砥礪前行,始終秉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成績斐然。從行業經濟數據來看,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至11546億元,五年年均增長4.2%;利潤總額達749億元,年均增長7.6%;資產總額攀升至18911億元,年均增長10.0%,企業數量也增加至5901家,較五年前新增1692家。與此同時,行業進出口貿易成績亮眼,總額增長到447.09億美元,年均增長15.8%,出口額更是突破400億美元大關,五年年均增長19.7%,連續四年創新高。
在海外市場,多家企業憑借卓越的實力贏得贊譽。國機重裝以BOT模式投資建設的上達岱抽蓄電站項目,成為中柬合作的重要民生工程,不僅提升了柬埔寨電網調峰能力,也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信重工作為國際化經營的先鋒,出口的超大規格球磨機、總包的水泥生產線以及高端礦山裝備,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彰顯了中國重型機械的品質與實力。
科技創新是重型機械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眾多企業自主研發成果豐碩,太重集團、大連重工、振華重工等企業在各自領域不斷突破,從國內最大的煉鋼成套設備到世界首支曲軸,從全球首臺氫燃料電池輪胎吊到先進的機械臂等,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成果,彰顯了科技創新對行業發展支撐能力的不斷增強。同時,行業專精特新發展態勢良好,自2020年以來,126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1家企業榮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通過專注創新和質量提升,不斷提升競爭力。
產業集群化發展也取得新突破。行業積極推動協同基地和集聚區建設,創建了“江海聯動基地”,助力河南長垣和新鄉縣實現產業升級,產業集聚帶來的成本降低和協同效應,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創新和行業發展。在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眾多企業積極響應,6家企業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多個項目入選工信部相關名單,29家企業獲評綠色工廠,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人才發展戰略上,行業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各類人才和創新團隊,如中國一重的“重型高端復雜鍛件制造技術變革性創新研究團隊”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獎”,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中國重型機械行業協會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規劃引領上,編制并發布《中國重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在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方面,通過大量走訪調研和數據統計,有效引導行業穩定發展。在科技創新推動上,行業突破關鍵技術,完善研發體系,推進標準化建設。協會還大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助推企業特色發展和產業集群化發展,在服務政府和會員企業方面也積極作為,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
請輸入驗證碼